今年省兩會上,杭州市政協主席孫忠煥,副主席趙光育、郁嘉玲、朱祖德,副市長陳小平聯名向大會提交了一份名為《建議將杭州師范大學更名為杭州大學》的建議,一石激起千層浪。
>>理由
杭師大具備綜合性大學條件
委員們的理由是,“隨著杭州市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杭州市各界市民對優質高等教育,有著強烈的愿望,可比較其他城市,杭州市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嚴重不足。
杭州師范大學已具備綜合性大學的基礎條件,如更名為杭州大學,無論從學校本身的發展,還是杭州市高等教育事業的需要都是一件得民心的好事!
省政協委員郁嘉玲說,杭州市委、市政府早在2008年5月就提出,杭州師范大學要圍繞建設具有杭州特色的省內一流綜合性大學目標,力爭早日打入省內高!暗谝环疥嚒。
“杭州師范大學是杭州市屬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它發展到今天,已不僅是一所師范大學了,我們也做過很長時間的調研,認為杭州大學在外面聲譽很好,而杭州師范大學近幾年的發展,也是市委市政府一手在抓的,如用‘杭州大學’的名字,對杭州師范大學的發展也有好處!
>>支持方
讀起來更順檔次也更高
杭州師范大學校長葉高翔
葉高翔在參加完時報“省兩會·市民議政廳”直播后暢談學,F狀。
“如今的師范大學,其實師范專業人數僅占全校學生人數的1/4,非師范專業的專業數、招生人數和在校學生,都已大大超過了師范類專業的相關人數!
“杭州大學這個牌子非常有含金量,很響亮,如果長期不用也是很可惜的,現在杭州市為浙江省會城市,如果沒有以省會城市命名的大學真的很可惜!钡寡,“更名還是有些問題,主要是學科建設上還很弱,過去的杭州大學排名全國前50位,而杭師大恐怕排在了200位以外!
杭師大環境科學專業戚同學
師范生就業上面,還是有一點競爭力的,但在省內,卻不能跟浙師大抗衡,因為感覺檔次低一級。學校更名為“杭州大學”,我當然很贊成,出去找工作也更有優勢了,讀起來更順,檔次也更高。
杭師大體育系一名老師
杭師大是屬于市政府下轄的一所大學,更名為杭州大學,師生們肯定是很歡迎的。用杭州地名為其冠名,有什么不可呢?
>>反對方
不夠格也傷“杭大人”感情
浙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領導
“更名一事必須再好好斟酌下”。我想可能是有問題的。杭州大學是個特定的名詞,它(學校)必須有很長的歷史、文化背景,才能擔得起杭州大學的名字。
不少老杭大的學生對杭大也有很深厚的情感,當年杭大并到浙大,反對聲也是有的,所以要考慮這部分人的心情。
杭州大學歷史悠久。前身最早是創建于1897年的求是書院和育英書院,爾后不斷壯大。
上世紀90年代,原杭州大學已成為一所具有相當規模,體系完整的綜合性大學,共設13個學院,1個分校,28個系。學科門類涵蓋文、史、哲、理、經、法、工、教育八大類,國學大師姜亮夫、一代詞宗夏承燾、中科院院士陳建功、女文豪琦君、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王旭烽、綠城集團老總宋衛平、南都集團老總周慶治等都畢業或曾任教于此。
1996年9月,該校成為國家“211工程”100所高校之一。1998年9月,杭州大學并入浙江大學,更名為浙江大學西溪校區!昂贾荽髮W”這塊金字招牌,一夜之間消失在大學名錄中,本土杭州人對杭大的情感,無以言狀。十幾年來,陸續有專家、學者提出要復活“杭州大學”的建議。方法有二,或是新建一所,或是在現有高校中更名其一。
事實上,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大都有以城市命名的大學。
原杭州大學1994級學生李先生
“名號不重要,教書育人是正道”。
我是第一批拿了浙江大學畢業證書的原杭大畢業生,1994年入學,1998年畢業,那年9月,杭州大學剛好合并進浙江大學,F在的我,是浙江工業大學的一名教師,對杭師大更名為杭州大學,我投反對票。
杭大是我的母校,我們那一屆同學大多還認為自己是杭大人,我們對杭大比對浙大擁有更大的歸屬感。
“杭大”在我們心中是一個美好的名詞和一段美麗的大學回憶。如果,把我們的母校名號生硬地冠給其他學校,我們心里會挺失落的。假想一下,如果以后我說“我是杭大人”那別人會很疑惑,“你到底是原杭州大學的呢,還是原杭州師范大學的?”
浙大西溪校區2000屆學生應先生
雖然杭大的名字沒了,但這個名字一直留在每個人的心里,社會影響也是繼續存在的。名字不代表一個稱謂,更涵蓋了名字附帶的悠久歷史、文化、情感。原先的中文系、歷史系是很厲害的。
原杭州大學1991屆學生趙女士
我覺得不好,覺得還不夠格,杭州大學中文系以前都是在前十幾名的。如果要恢復杭州大學,還不如讓西溪校區恢復前身。
互動
杭州師范大學更名杭州大學的建議,你怎么看?有何建議?
有話說請通過以下方式參與互動討論:登錄青年時報網(http://www.qnsb.com)或青年時報.3G門戶(手機輸入網址qnsb.3g.cn)或打114轉“省兩會·市民議政廳”,其他時段可通過留言將意見、建議告訴我們;或編輯你的觀點發送到短信平臺1062106239。
http://zblue.qn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