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馮智(1969年—),男,大校警銜,武警指揮學院系副主任、技術6級副教授,全軍軍事科研同行評議專家,武警部隊高層次技術專家人才培養對象,武警參謀學學科帶頭人,軍事訓練學碩士生導師,學科建設專家組成員,教學督導專家組成員,教材編審專家組成員,天津市中共黨史研究學會會員,2次享受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
中新網天津8月7日電題:文以載道寫忠誠
記者張道正通訊員張學兵、勾敬銘
標準的國字臉,堅毅的眼神,工作中嚴謹細致,講臺上激情四射,生活中低調樸實,這就是武警指揮學院參謀系副主任馮智帶給人們的印象。
滿懷對綠色軍營的美好向往,1992年7月,作為山西師范大學的歷史系學生會主席、中共山西省委駐永濟縣農村工作隊團委書記,他主動放棄令無數同學羨慕的留校工作機會,毅然選擇了中條山下的武警?茖W校。這里,雖然位置相對偏僻,條件也很艱苦,但他感到很充實、很滿足,老一輩學院人的創業激情,火熱的夏縣精神如同春風雨露滋養著他。
伴隨著學院的建設發展,20多年來,他先后擔任教員、副隊長、副大隊長、參謀、教務處副處長、學員隊隊長、系副主任等職。豐富的任職經歷,特別是多年從事教學管理和學員隊工作的歷練,使他對公文寫作教學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更加獨特的視角。
功夫在詩外,好文章不是教出來的。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馮智總結出了“一輔、兩主、三查”的教學方法,即以教員講授為輔;以發揮學員自主學習為主,以學員作業實踐練習為主;查課前預習看熟悉教材情況、查課堂筆記看聽課認真程度,查課后作業看理解掌握效果。
馮智通過改革“照本宣科、你講我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參謀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學院領導和專家給予充分肯定。他曾經主講《武警公文》《機關干部“三辦”》《中共黨史》《中國近代史》《中國革命史》等多門課程,50余次應邀到武警總部機關和各大單位講學,授課緊貼實際、便于操作,部隊評價“簡明、通俗、實用、新穎”。
繁忙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之余,馮智始終關注軍隊建設發展,始終緊跟學術研究前沿,及時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全軍和武警部隊參謀長會議等最新精神,不斷拓寬思維視野,在教學科研中推陳出新、尋求突破。先后獲軍隊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武警部隊軍事理論研究優秀成果獎5項,在《解放軍報》《軍事》等核心刊物發表文章62篇。尤其是經過三年嘔心瀝血,獨立完成了學術專著《武警公文處理33講》,2014年7月由人民武警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廣泛好評,被武警部隊46個支隊(團)以上單位列為機關干部的工具書、3個總隊列為參謀培訓的教科書,并獲學院年度優秀學術著作獎。
一個學科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科學的理論引導和堅實的人才支撐。2012年成立參謀系后,他被任命為系副主任。同時,被武警指揮學院確定為重點建設學科——武警參謀學學科帶頭人之一,他深感責任重大。如何打造精品學科專業,筑牢堅強辦學柱石?他主動向專家領導請教,積極為系黨委建言獻策,率先研究論證并提出了《武警參謀學》基本理論體系,主筆起草了《武警參謀學學科建設發展規劃》,領導創建了“武警參謀學學科專業網站”,主編了該學科“龍頭型”理論著作《武警參謀學總論》(近期將由國防大學出版發行),確立了參謀系“武警部隊參謀人才的培訓基地、參謀工作的咨詢機構、參謀資格的認證中心”的發展目標。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12年武警指揮學院參謀系新組建時,教員隊伍青黃不接,轉型教員多、行政教員多、新教員多,名師少、骨干少、能講通課的少,這“三多三少”,制約著學科建設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作為學科帶頭人和專家,馮智義無反顧地擔負起了年輕教員的傳幫帶任務,教學資料無償提供,授課試講反復把關,經驗招法傾囊相授,一招一式,一點一滴,經他指導的11名教員,許多已經在學院教學競賽、中青年教員骨干選拔中嶄露頭角,初步實現了“人人登講臺,個個能研究,骨干講通課,課課都精彩”目標。
做文先做人,為師先修德;文品即人品,師德即師能,這是馮智副主任始終秉持的治學處世原則。不管是在機關工作,還是擔任系隊領導,他總是滿懷感恩之心,竭盡奉獻之力。盡管也曾遇到一些曲折坎坷,但他從不怨天尤人,從不退縮氣餒,而是當成寶貴的教學資源、人生財富。立足三尺講臺,用心血澆灌武警參謀人才園地,用忠誠捍衛武警最高學府榮譽,這即是他堅持不懈的人生追求。(完)
(原標題:記武警指揮學院參謀系副主任、副教授馮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