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為:2020-03-18
3月11日,杭州尚嘉嘉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條嶄新的生產線轉動起來,一只只口罩順利產出?吹竭@些,總經理唐亮終于松了口氣。
疫情發展以來,口罩短缺一度成為復工復產“卡脖子”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口罩產品質量及產量,市經信局鼓勵7家省級和13家市級重點企業引進和增加口罩生產線。尚嘉嘉服飾,就是轉產口罩的企業之一。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口罩日產量已突破800萬只。這個數字,在春節期間還不到10萬。
企業高效轉產、產能快速躍升的背后,離不開一支“隨時待命”的保障團隊——為了解決設備廠商無法及時提供售后服務等問題,市經信局與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組建了技術服務工作組,幫助企業解決設備調試和運行問題。
連續13小時組裝調試口罩生產線
服裝企業當天實現口罩生產
3月10日早上9點左右,技術服務工作組副組長、杭科院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吳龍和組員勞佳鋒、徐觀生,抵達位于江干區石橋的尚嘉嘉服飾。
與之前不同,這次,擺在三位面前的是一堆剛運達的設備,連包裝都還沒有拆。原來,企業“搶購”來的口罩機連說明書都沒配齊!皼]有圖紙和資料,全靠自己摸索!眳驱堈f,如果要靠企業技術員自己安裝,至少要花三天時間。
拆掉塑料、擺放設備、安裝傳動皮帶、自制電源線、運行調試……吳龍、勞佳鋒、徐觀生三位專家邊摸索邊組裝,忙了整整13個小時。其間,他們還時不時跟設備廠商進行溝通,詢問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并調試。為了調試設備,勞佳鋒甚至鉆進了機位里。
當天晚上10點多,該生產線完成調試、實現正常運行,單邊最快每分鐘可以生產85片口罩。
轉產口罩有多難
技術成為企業的普遍難題
服裝企業、醫療用品企業、箱包企業、電子科技企業……在杭州,轉產口罩的企業類型很多。技術,是“跨界”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
技術服務工作組,就承擔起了口罩設備安裝、調試及售后等“角色”!叭詣涌谡謾C是一種很精巧的設備,即便出廠時是調試好的,經過運輸、組裝后可能會遇到結構位置變化等情況,需要重新調試!睂<倚煊^生說。
位于富陽的浙江春江輕紡集團,口罩生產線安裝調試了三天都沒能實現全負荷生產,只好向服務組求助。專家們不僅第一時間上門解決技術難題,還安排了組員羊榮金進行跟蹤服務。
口罩設備超聲波焊接不良、掛耳沒法粘在口罩上,是杭州立山皮件有限公司遇到的難題!斑\行沒多久就會出現問題,雖然我們有技術員,但不懂這些設備!逼髽I生產負責人方總說,企業是生產箱包的,春節期間決定轉產口罩,千方百計買到兩套設備。但整個過程很倉促,技術人員還沒完全掌握設備。
技術服務組到現場完成調試后,還教立山皮件的技術人員處理故障!拔覀兛偨Y了口罩機容易出故障的主要環節,技術員掌握后可以應急處理。企業解決不了,我們再隨時上門!眳驱堈f。
老師“變身”技術員
累計調試生產線12條
在技術服務組群里,每天都滾動著企業提出的各類需求。作為組長,市經信局信基處處長方翔主要負責統籌協調工作以及與口罩生產企業的聯系對接!捌髽I聽說有這樣的技術服務團隊,都十分歡迎。他們碰到自己無法解決的生產問題就會反映到我這里,我再聯系杭科院專家一起上門服務!狈较枵f。
記者了解到,技術服務組專家勞佳鋒、徐觀生、鄭利敏、莊敏、羊榮金等都是杭科院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的教師。他們在企業中擔任過技術負責人,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相關的生產線實踐經驗。
在接到任務后的第一時間,技術服務組就到蕭山雙浦鎮杭州惠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學習觀摩口罩生產線,了解口罩生產線工作原理和構成,梳理分析生產線常見故障,掌握調試方法。
據悉,從工作組成立到現在的近20天時間里,工作組先后前往富陽、臨安、桐廬等多地,幫企業現場解決技術問題、編制相應《技術服務建議書》等,已累計服務企業7家,調試生產線12條。
吳龍說,雖然很辛苦,但大家越干越有勁,“前幾天勞老師給我發微信說,‘有口罩任務就安排,累是累點,但有意義’,我聽了很感動!保ū菊揪庉嬞Z曉蕓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