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為:2019-12-30
“今年穩健增長,在手訂單已經排到了后年!睂杭州制氧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明而言,2019年是“安靜”的一年,一如這位國企掌門人給人的印象。
但是,“杭氧”面對的市場環境并不“安靜”。實際上,2019年“杭氧”遭遇到不少新挑戰。只不過,在蔣明看來,這些挑戰均屬預料之中。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安靜”,是因為準備走在了前面。在將“杭氧”帶到空分領域世界頂尖賽道后,蔣明越來越篤信:企業如人,必須將強身健體作為一種持久的戰略,做百年企業,必須要有百年的體質!白鰪姳茸龃蟾匾!彼f。
很多挑戰
都在預料中
記者:2019年就要過去了,這一年“杭氧”的日子過得怎么樣?
蔣明: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穩”。2019年的發展與我們年初判斷基本一致,遇到的困難也都在預料之中?傮w來說,這一年,企業發展是向好的。有幾個原因:一是雖然有波動,裝備制造業總體還是向好;二是空分設備(制氧機)下游行業如石化、冶金等總體形勢向上;三是氣體領域,特別是液體銷售雖然競爭激烈,市場需求減少,但作為行業龍頭,我們的市場訂單還是好的,氣體投資力度比前幾年明顯加大。
記者:今年確實有很多困難和挑戰,“杭氧”是如何“穩住”的?
蔣明:其實也很簡單。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企業都要眼睛向內,開發產品,集聚人才,優化管理,做好這些事情,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都會有對沖風險的手段。只有這樣,企業才會成熟。成熟的企業都是“安靜”的,不會大起大落。
具體來說,今年我們做了兩件大事。第一件,面向國內外近200多客戶舉行了“新器象,大器勢”品牌戰略發布會,這是“杭氧”自成立以來首次集中展示近10年的科技成果,讓客戶更加了解我們的發展現狀,提振信心;第二件,根據市場變化對氣體板塊進行了架構調整,將30余家氣體廠整合為8個區域,以區域統籌市場,提升效率,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提高市場占有率。
行業創新
進入“無人區”
記者:對明年發展有怎樣的預判?
蔣明:我個人判斷,明年市場形勢會延續今年的狀況,不會大起大落。從目前情況看,“杭氧”在新的一年也會保持穩定發展勢頭,今年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后年,6個中標的氣體項目也將在明年投資落地。所以,2020年我們會繼續增長。
記者:明年“杭氧”會有哪些大動作?
蔣明:明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杭氧”將對過去5年發展作一個系統總結,在堅持發展戰略不動搖的情況下,更好地完善和制定新發展戰略。調整將主要反映在設備制造板塊和氣體板塊的平衡上。我們將進一步從“設備為主、氣體為輔”向“氣體為主、設備為輔”轉變。因為設備制造是有天花板的,但市場對氣體的需求會隨著工業發展而不斷增長。
我們還會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加強基礎性、原創性的研究。在神華寧煤十萬等級空分設備項目后,我們已經和國外頂尖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到了行業創新的“無人區”,必須依靠自己進行一些基礎性、原創性的創新。目前,我們已經建立起“試驗中心-生產車間-氣體項目”的三級試驗平臺,既有自己的研究院,也有研發成果試驗田,這將是我們保持發展勢頭的一塊基石。
企業如人
要強身健體
記者:2019年浙江有些企業遇到發展困境,您認為原因出在哪?
蔣明:對于今年一些浙商遇到的困境,我也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思來想去,我覺得最大原因是對自己的認知出現偏差。換句話說,放棄主業、盲目轉型容易導致失敗。
浙商優勢很明顯,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發展要素集聚,包括人才、技術等,但是,單靠集聚能力沒法做好一個產業。而這種能力又讓不少浙商自信地進入一個并不在行的行業,不惜擱置甚至放棄主業。越復雜的形勢,越要堅持主業,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如果你決定開疆拓土,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拿“杭氧”進軍氣體產業來說,氣體產業是設備制造業的下游產業,在我們主業的產業鏈上,進軍氣體產業在人力、財力、物力我們都具備充分的條件。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做了近10年準備,組建團隊,認識市場,不斷調整發展戰略。直到現在,我們才有底氣說轉型升級有了階段性成果。
記者:既然盲目轉型不可取,您認為,企業如何做才能渡過難關?
蔣明:四個字:強身健體。企業如人,冬天來了,抱團取暖、穿棉襖這些都是借助外部條件讓你不感冒,只有自己強身健體才是最重要的。身體健康了,不管是冬天的嚴寒,還是40攝氏度的高溫都能扛過去。
但是,這種強身健體不是應激性的,而應是一個企業必須保持的習慣。要辦好企業,必須居安思危,無論形勢如何,都要主動修煉內功,不能臨時抱佛腳。你永遠無法改變外部環境,就像杭州,春暖花開和秋高氣爽的時間本就很短,你必須不斷通過自我調整適應更長的夏天和冬天,F在大家都在強調做百年企業,百年企業要有百年的體質。
轉型陣痛
不是壞事情
記者:您剛剛提到,明年形勢仍將復雜多變,中國企業仍將經歷轉型陣痛期,這是件壞事嗎?
蔣明:我認為,這不是件壞事。相反,倒逼是件好事情。倒逼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是抗住了,企業就起來了;抓住了,倒逼就是機遇。倒逼可以讓企業開發出新產品、提高質量、提升管理。
過去,鋼鐵產業沒有能耗、環保等要求,整個行業產能過剩,雖然鋼鐵企業可以通過降低設備成本賺到錢,但鋼材價格低,利潤并不高。而隨著能耗和環保的倒逼,鋼鐵企業不得不轉型升級。在這個過程中,一大批鋼鐵企業破產了,但還有一部分企業通過優化成本、提高效率適應發展需求后存活下來,并發展至今。再看現在,鋼材價格升高,這些企業獲得的紅利遠遠高于當時的投入。
這些轉型升級成功的企業當時不難嗎?我相信,他們也是困境求生,但轉型成功后,他們不甜嗎?所以說,轉型陣痛不是件壞事,每位企業家都覺得自己的企業日子很難過,但要清楚,大家跟你一樣難過。這次陣痛,換來的不僅是企業的蝶變,而會是整個產業的蝶變,是中國經濟的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