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為:2018-03-02
本周,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2018年世界移動大會(MWC)上,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給出了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中國移動將建設世界上規模最大的5G試驗網,包括今年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武漢5個城市開展外場測試,每個城市建設超過100個5G基站,另外還將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個城市進行5G業務和應用示范。
除了宣布建網計劃,中國移動在本次大會期間公布了公司的最新研發成果:已基于3GPP新空口標準,率先實現全球最大規模的基站、終端芯片和測試儀表端到端互通,并首次發布5G核心網預商用產品樣機測試成果。無獨有偶,華為也在大會上發布了基于3GPP標準的端到端全系列5G產品解決方案,涵蓋核心網到傳輸到站點到終端。
今年初,中國聯通也開始進行5G試點的安排,杭州和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7個城市入圍。
一系列信號意味著5G的腳步已越來越近,而作為國內首個實現4G和4G 商用的城市,杭州有望再次占領先發位置,投入5G征程。首席記者梁應杰
一些和5G相關的技術已經投入使用
“雖然5G網絡是在今年進行試點,但不少與5G相關的技術已經在現有4G網絡中投入使用”,杭州移動網絡部規劃技術主管岑曙煒說。去年,杭州移動完成了Pre5G技術從試點轉向全網的部署,完成3D-MIMO、CRAN等技術部署區域近百個,單用戶下行峰值速率達1Gbps,打造了浙江省標桿的武林商圈5G示范區。
Pre5G技術將5G關鍵的MassiveMIMO(大規模天線陣列)應用于現有的4G網絡,可將原有的帶寬容量提升5至8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原先8個人用100MB的帶寬,每人能分到12MB多點,在Pre5G技術下,每個人都可能分到100MB帶寬。
岑曙煒表示,5G的很多技術聽上去很拗口,它們大多都是用來提升用戶上網速度的。比方說5G演進的關鍵技術——MEC(移動邊緣計算),借助它杭州用戶打開視頻網站的耗時已經從平均35毫秒減少到25毫秒。
提前準備“萬物互聯”
為了實現4G到5G的平滑演進,杭州移動還率先啟動了蜂窩物聯網NB-IoT的網絡建設部署,進度在全國4個試點城市(杭州、廣州、上海、福州)中領先。
如果把4G網絡比作一條“高速公路”的話,那么即將到來的5G網絡更像一個涵蓋各種道路、功能更齊備的立體交通網絡,不同車輛可以按需各行其道。其中,基于蜂窩網絡的物聯網技術,有點像這個交通網絡中的自行車道,雖然道路不寬,車速不快,但勝在能走街串巷、無處不在。
截至目前,已開通NB-IoT站點1638個,實現了核心商圈、周邊城區和主要縣市主城區NB-IoT網絡全覆蓋,可支持2.5億個物聯網終端的業務需求。
有了這些技術,未來一個基站就可以實現10萬個以上設備的連接。未來城鄉的每個花壇、垃圾桶、窨井蓋、水表、電表、包裹等都可以成為一個連接點,從而實現垃圾清運、窨井蓋管理、抄表、物流跟蹤等更多城市智能管理應用和便民生活服務,達到科幻小說里寫的萬物互聯的狀態。
《杭州有望率先進入5G時代》相關相似閱讀參考資料:
半機器人時代有望到來、杭州筧橋機場搬遷有望、杭州時代小學、杭州市時代小學、杭州融創時代奧城、杭州時代奧城、杭州時代大道高架南延、杭州時代光華、杭州錦繡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