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友人來杭州做客、旅游,看得懂杭州的標識標牌嗎?
今年9月,G20峰會即將在杭州召開。除了給道路“整容”,還有一件事,杭州正在準備中:那就是規范城市的標識系統,讓國籍不同、語言不同的人都可以一目了然。
去年夏天,杭州出臺了《杭州城市標識系統國際化設計導引》。昨天,錢報記者從杭州市城管委了解到,今年4月底前,杭州首批46條主要道路的路名標牌會按照《導引》,變得“國際化”。
去杭州的街頭看看,會發現有不少標識的內容和樣式不統一,存在錯誤。
比如,“路”有的表述為ROAD,有的則是RD.或Rd。有時同一塊標志牌中,都會出現了不同的表述方式。
杭州市城管委景觀處副處長韓明清說,杭州今后的路名牌,顏色規格將延續之前綠底白字。形式會有兩種,一種是獨立桿,一種是采用抱箍的形式,懸掛在其他電桿之上,不單獨設置支撐桿。
韓處長介紹,以后,杭州的道路上原則上只設置路燈桿和交通F桿,如果道路比較寬,路名牌可以單獨設桿。這樣改造后,杭州道路的視覺環境會變得干凈許多。比如西湖大道,多桿合一后,街頭路名牌會比之前少30。
要讓外國友人看明白,路名翻譯也很重要。韓處長說,路名牌的英譯,杭州已經制定了統一的標準:地名部分使用漢語拼音,通用部分用英語。一般信息的第一個字母大寫,其余小寫。
“道路”(Road)用簡寫“Rd”,“街道”(Street)用簡寫“St”,“大道”(Avenue)用簡寫“Ave”,“東西南北”用全拼“East、West、South、North”。比如,錢江路的標準翻譯就是“QiangjiangRd”。
規范是基礎,“國際化”是目標。杭州市城管委說,這46條道路的改造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將牽頭協調各相關部門,對各行業的標識系統制定標準,逐步細化、具象化。
通訊員李敏吉記者孫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