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為:2021-09-16
由內容質量、互動評論、傳播等多維度分值決定,勛章級別越高(
),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
文章
總閱讀
評論
1
Action,十周年獨家報道!
2021-09-1623:03
來源:
原標題:Action,十周年獨家報道!
戲劇狂歡開始
你準備好了嗎?
親愛的觀眾朋友您好
歡迎來到杭州戲劇節·十周年現場
第十屆杭州戲劇節正式開幕,與歷年不同的是,本次戲劇節開幕大戲不再只是一部作品,而是四地同時開幕,從北—大屋頂,東—杭州大劇院·可變劇場,西—西溪天堂藝術中心,南—杭州藝苑劇場,同一時間上演開幕四部曲。
開幕四部曲匯聚當今中國最具實力的導演作品,藝術總監孟京輝《關于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李建軍《大眾力學》、楊婷《誤會》、邵斯凡《生日快樂》四部大戲共同啟幕這場盛典,戲劇核能震顫杭州。
孟京輝第一部自編自導的戲劇作品《關于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為本屆戲劇節震撼開幕。
帶著一個長長的有點拗口卻不失哲學色彩的名字,《關于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是一種無語的沉默,思緒的躁動,想象的不安和枯竭的桎梏,孟京輝通過對生活獨特的觀察視角和個性化的舞臺表現形式,把人們帶到一個荒誕的時空。
作為一部沉淀18年后復排的作品,劇中愛情歸宿的難題如今依然振聾發聵,留下的只有人們對于自身存在的焦慮和思考。
二十年前,《關于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
誕生于對未來愛情無限遐想與窺探的千禧之初;
二十年后,導演孟京輝再次發問,在大屋頂與1500名觀眾共同奔向愛情的宿命.....
《關于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
9月16日-20日大屋頂
做為中國青年導演的領軍人物,李建軍一直是中國當代劇場藝術的重要實踐者,由他導演的《大眾力學》延續了“凡人劇場”的創作理念,全素人展現戲劇表演的更多可能性。本屆杭州國際戲劇節,李建軍帶著他的“劇場能量”,構建了平凡人的平行宇宙,鐫刻動人心魄的藝術符號。
《大眾力學》
9月16日-17日杭州大劇院可變劇場
知名導演楊婷的《誤會》,脫胎于加繆成名作《局外人》中的一則頗具荒誕意味的故事:一位離家25年的男人發了財,為了給家人驚喜隱去姓名居住在其母親與妹妹開的旅店中,不曾想卻為覬覦其財產的二人所殺。
這是楊婷繼《局外人》及《遇見加繆》之后,第三次講述加繆的作品。這場看似荒誕、滿含法式哲思的現世寓言,獨樹一幟的舞美設計,迷幻的電子樂,模糊的虛實邊界,讓你直觀參與這場沒有答案的荒誕。
《誤會》
9月16日-18日
西溪天堂藝術中心
從今年阿那亞戲劇節脫穎而出的《生日快樂》,是曉年青劇團攜手留法導演邵斯凡為契訶夫的《三姊妹》賦予了中國式的社會化解讀。
藝術總監孟京輝曾這樣評價:“我覺得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過的,中國當代戲劇里詮釋契訶夫比較細膩、真實,又深沉而詩意的一部作品!彼鼰o法保證這是一場美夢還是噩夢;但希望當夢醒時,我們可以更加珍惜自己和現在的生活。
《生日快樂》
9月16日-17日杭州藝苑劇場
在整理這篇文章時
真切感受到了時間的印跡
演出海報從模糊到高清
宣傳方式不斷迭代更新
從最初的紙媒—電視廣播—如今的新媒體……
唯一不變的是
戲劇節每年的陪伴
以及每一個你
每年準時的赴約……
我想這大概就是雙向奔赴吧
我們在茫茫人海中同頻共振
帶著各自心事
坐在黑暗中等待幕啟的渴望
我們無視刮風下雨
十年如一日的準時赴約……
??讓我們一起靜靜回憶這獨屬于你的戲劇時光??
2012
首屆戲劇節特邀劇目
《活著》
2012年8月9日-11日
杭州大劇院
舞臺上袁泉和黃渤,在方寸之地上演曲折離奇的故事。
舞臺下觀眾們守在杭州大劇院旁,懇切詢問還有多一張票嗎?
首屆戲劇節特邀劇目《活著》,是他與杭州深度合作創造的一次劇壇奇跡,刷新了杭州演出史上票房最高的話劇紀錄,這部充滿詩意的新現實主義力作感動了數以萬計的觀眾,是當代劇壇歷史性的精神坐標。
杭州這座溫潤的城市
第一次播種下一粒小小的戲劇種子
“
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
人啊,活著時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時候也會想個法子來寬慰自己。
”
2013
第二屆戲劇節開幕大戲
《游園·今夢》
2013年9月16日-26日
杭州西湖錢王祠
西子湖畔余音裊裊
曲苑回廊西沙紅綢
在古典與電子音樂、現代詩與昆劇唱詞的交織下,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在春色中游園,驚覺生命力的涌動,繼而驚夢,繼而傷逝……
夜西湖上演數百年前的故事
煥發出一種迷離的
時間不存在的恍惚感
迸射詩意的思想況味
這種詩性是我們感覺到自己心動的一瞬間,
體會到了自己悵然若失的一個瞬間。
這內心頓悟的一瞬間,已經是一個宇宙時間。
2014
第三屆戲劇節開幕大戲
OHNEROLF《紙邊人》(瑞士)
2014年9月16日-17日
杭州大劇院可變劇場
兩個男人通過一千張卡片,
一次沉默的對話就此開始。
帶來一場延展無限可能性的漢字游戲……
荒誕而又新穎的文字游戲,
讓這部作品游走于戲劇、喜劇和連環漫畫之間。
觀眾驚嘆于這種新奇的表演模式,稱其為
「兩個魔術師的心理戰表演」
戲劇有時什么也不說,但你想到了,很好,那就是你的
2015
第四屆戲劇節開幕大戲
HolidayOnStage《舞臺上的假期》(瑞士)
2015年9月19日-20日
浙江省文化館小劇場
馬丁·?耍∕artinSchick)和達米爾·托多洛維奇(DamirTodorovic)關于當今西方社會的誘惑力與策略所做的一次調查,并將其置于藝術環境之中。演員們把自己擺在當代上流藝術家的位置,質疑將自己命名為藝術家的合法性。這部話劇幽默地把玩了日常生活中的陳詞濫調、名人名言和美學,意在引發未來政治和人類經濟問題上爭議性的討論,是西方實驗話劇的一個代表作品。
2016
第五屆戲劇節開幕大戲
MacbethWithoutWords《無聲的麥克白》(英國)
2016年9月20日-21日
杭州大劇院可變劇場
該劇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劇目,同時吸收了德國表現主義、布萊希特史詩劇場風格與無聲電影風格等多種元素進行創作!稛o聲麥克白》借用多種媒體技術,將語言轉變為動作、聲音、顏色和投影,多元化地呈現于舞臺之上,打造一場感官饕餮盛宴!演員通過現代服裝與小丑扮相之間的變換完成角色的怪誕轉換。臺詞在白色幕布的映襯中緩慢浮現,無聲電影的美學特色讓劇場充滿間離感。
“
當語言缺席時,身體呈現出超乎想象的戲劇張力,
以另類的視角和方式打破原著限制,表達顛覆解讀。
”
2017
第六屆戲劇節開幕大戲
《年輕的野獸》
2017年9月15日-17日/9月20日-21日
杭州蜂巢劇場
這個世界有人教我們畫畫,
有人教我們寫字,
但沒有人教我們做自己。
△彩排對光中
孟氏的先鋒美學與韋德金德“非典型性悲劇氣氛”的相互糅雜,獨特的舞美,演員夸張的表演動作,構成了一場青春的殘酷撕扯。一群“年輕的野獸”在青春這座頃刻坍塌的羅馬城面前放聲歌舞,將氣氛層層推高,熱忱肆意的表演,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2018
第七屆戲劇節開幕大戲
《狂人日記》(俄羅斯)
2018年9月14日-16日
杭州蜂巢劇場
如果你去看過這一場演出,一定會對這些塑料箱子記憶猶新。藝術家熱尼亞·阿尼斯莫夫為《狂人日記》獻上了最完美的舞美。他用極簡的表現方式凸顯戲劇本身的思想,材料多由塑料板組成,這些透明塑料被當做桌子使用,經過相互拆解折疊之后又變成水族箱、牢籠或領獎臺等。
搭配一系列美妙的芭蕾技術動作,借助塑料材料實現“鏡像”,來反映正常有序的社會投影,也反映自我吞噬的過程這一概念。同時,通過解構文壇著作,在當前語境下重塑魯迅原著中對生活、對同類的恐懼。
瘋言瘋語
瘋狂的世界
瘋狂嘶吼跳舞
將自己
徹底扔在臺上
2019
第八屆戲劇節開幕大戲
《金色甲殼蟲》
2019年9月11日-13日
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14個夜晚365個吻7次背叛52次離別
一只昆蟲停在午夜樹梢,
一顆種子化作眼角的痣,
一滴淚光低語夢中高潮。
雨季遲遲不來,廢墟像被割裂的迷宮,
一只昆蟲收攏翅膀,一個男人坐在午夜的錄像廳內,
他把一張紙條扔進垃圾桶,
又從里面撿回這張紙條,發現這是一封20年前的情書……
《金色甲殼蟲》是一出全新浸沒式戲劇,不同于以往的傳統式話劇坐在觀眾席看臺上演員表演,而是以一整座建筑物(大屋頂)大舞臺,觀眾可以跟隨不同的故事線,零距離跟著演員發展劇情,可以在其中自由探索有關表演、空間、聲音、影像、裝置等多重美學秘境。在良渚文化藝術中心的巨大空間中,時間的順序將被打破,戲劇的六維空間被打開,在現代先鋒的語言下,一個古老的故事解碼重構。
2020
第九屆開幕大戲
《卡夫卡的夢》
2020年10月11日-13日
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以卡夫卡的作品為意象,在更為廣闊、充滿無限可能性的故事和世界中,通過夢、期待和靈魂飛舞的一個個瞬間,在那些似近似遠、似夢似真、似虛似實的戲劇圖景中經歷著焦慮、節奏和愛情,還有生活中難以避免的孤獨、迷茫、逃避、奮進、等待。多角度流動、自我發現和挖掘式的觀看方式,加之多媒體投影元素、三原色燈光布景、水上搖滾樂隊,使得整個表演空間宛若一個多維度的“卡夫卡城堡”,把觀眾們一起帶入這個奇幻夢境。
所有的布景,你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隱喻,
如同每一個怪誕卻無比真實的夢境,
你拾起眼前的某個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