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為:2014-04-03
近日,輿論對于杭州透明售房網上的數據調整進行了種種猜測。事實真相到底如何?據杭州網記者了解,這場由個別媒體提及的4萬“套”存量房突然消失引發的網上輿論潮,其實主要是對網站規則變化所產生的誤解。近段時間,杭州可售商品房總量與以往一樣,即時在進行著客觀呈現,只是透明售房網在朝著數據呈現更清晰化、合理化方面做了一次小小的優化。
“可售商品房”分類成“住宅”和“非住宅”更能反映市場狀況
杭州透明售房網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在3月25日杭州房地產學會召開的“杭州市房地產專家座談會”上,有專家指出,透明售房網現有的杭州樓市統計數據不夠科學,尤其是新建商品房包括了住宅、非住宅兩種類型,兩者庫存合并用“套”統計不加區分,本身就容易引起誤導。而且,非住宅包括了商貿、寫字樓等項目種類,住宅以“套”為統計單位沒有問題,非住宅單純以“套”來統計市場庫存量不科學(舉例:20方的沿街商鋪和2000方的商鋪都各計算為一套),一些數據甚至會誤導市場。因此專家們建議,住宅以套來統計,非住宅可以考慮以面積總量作為統計主要指標。
在聽取專家意見后,透明售房網于3月26日對網站首頁“今日動態實時行情”進行了微調,將“可售商品房”欄目調整為“可售住宅”,在突出7.5萬套住宅存量的基礎上,非住宅部分的數據仍可以通過透明售房網導航欄中的“商貿、寫字樓”等類別點擊查看詳情。而且,市住保房管局的官方網站上,在此期間這一數據并未改變,一如既往地呈現著杭州房地產市場的客觀情況。因此,媒體報道的“4萬套庫存一夜消失”的說法并不成立。
數據屢被誤讀,混淆購房者視聽
近期以來,從個別開發商的促銷引發的“崩盤論”,再到“松綁限購政策”......由數據誤讀而引發的猜測沒有漸行漸止反而愈演愈烈。正如透明售房網的這次調整,出發點只是網站為了避免更多的誤讀,為網民提供更清晰的數據表達和服務,并不是政府行為。
但是透明售房網的這一變動,卻再次被貼上了政府的標簽,不僅被指是政府為了去化庫存而作的減法,更被媒體聯想為松綁限購政策的前兆。在目前杭州樓市情況下,各種非權威的數據解讀,非理性的市場分析都會混淆購房者視聽,影響市場預期和穩定。在這樣的情況下,建議購房者們理性思考、正確對待,在信息甄別中做出獨立判斷,以準確把握購房時機。
透明售房網將一如既往服務網友和購房者
杭州的商品房交易數據透明化,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杭州透明售房網從2004年就已經建立,這些年已經發展成為杭州市民和業內人士信賴的平臺。在透明售房網自己的介紹文字中,“服務市場、服務網民”是其企業發展理念,為網民提供了最真實、最權威、最準確、最及時的信息,是其努力方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歡迎廣大網友和各界人士對網站的發展,特別是服務功能的提升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共同打造好這一信息平臺,讓“售房更透明,網站更親民”。
《4萬“套”存量房去哪兒了?杭州透明售房網:數據分類引發誤讀》相關相似閱讀參考資料:
西安存量房去化時間、合肥存量房套數、上海存量房套數、北京市存量房多少套、成都 存量房 多少套、存量房、蘇州存量房交易系統、無錫 存量房、存量房交易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