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朋友,我們繼續游覽靈隱景區,我是了了。在飛來峰時我已經提到,如果你不打算舍棄飛來峰,那么,正確的打開方式就是先游飛來峰、再逛靈隱寺。為什么要這么“玩”呢?因為這樣安排可以避免“反攻倒算”,永福寺和韜光寺都在靈隱寺的西北側,逛完韜光寺后,你可以直接上北高峰,也可以選擇結束靈隱之游。在進入靈隱景區大門前,你有看到一堵黃色的“咫尺西天”影壁吧,你是不是以為“咫尺西天”說的是這里距離西方極樂世界很近?其實,這里的西天指的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老家天竺(也就是古印度),而在這里則是指天竺山和“天竺三寺”,因為靈隱寺與下天竺法鏡寺之間只隔著一座飛來峰,所以“咫尺”實際上就是指飛來峰的平面長度。你已經知道,靈隱寺是東晉初期由西天竺高僧慧理建造的,南朝梁武帝曾經賜田擴建,五代末北宋初經過吳越王大規模擴建,號稱擁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三千僧眾,還請了禪宗大師永明延壽禪師前來主持;北宋景德年間改名叫“靈隱山景德寺”,南宋初期仿照凈慈寺建造了“卍字殿”五百羅漢堂,南宋中后期被御定為江南禪宗寺院“五山十剎”中的“五山”第二(第三是凈慈寺);明代初期重建后改名“靈隱禪寺”;清代初期,一代高僧具德禪師花了十八年重建,奠定了現在靈隱寺的格局,也讓靈隱山贏得了“東南第一山”的美譽,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時賜名“云林禪寺”,但這個名字似乎叫不起來。民間傳說康熙在為靈隱寺御題匾額時酒喝高了,靈隱寺的“靈”字繁體字是上面一個“雨”、中間三個“口”、下面一個“巫”,康熙一落筆就把上面的“雨”寫大了,然后,三個“口”和一個“巫”就不夠地方了,寫不下去了,這可把康熙急壞了,一時汗如雨下,酒也醒了。怎么辦?想到“隱”字的繁體字右邊筆畫又是特別多,當時跟在身邊的侍講學士高士奇靈機一動,在自己手掌心里寫了“云林”兩個字,在假裝上前磨墨時攤開給康熙看!霸啤弊值姆斌w字上面也是一個“雨”,下面只有一個簡體字的“云”,而“林”字的筆畫也很簡單,這就一下子把康熙從尷尬的境地中解脫出來了……這就是康熙賜名“云林禪寺”的經過。靈隱寺在歷史上的命運跟凈慈寺差不多,據說重要的毀建經歷超過了十次。最后一次被整體摧毀是在太平天國起義中,最后一次大規模重建是在清朝快要滅亡的時候。我們現在看到的靈隱寺基本上是在清末重建的基礎上修復改建的。靈隱寺的規模大約是凈慈寺的三倍,山門正對著靈隱澗(也就是冷泉溪)里的冷泉池,五座核心建筑沿著中軸線一字排開,從南到北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直指堂(也就是法堂加藏經樓)和華嚴殿,主體建筑西側有五百羅漢堂、龍宮海藏(也就是寶藏室)、月恒堂(也就是祖師殿)等,東側有齋堂、方丈樓、濟公殿等,鐘樓和鼓樓突出在天王殿前東西兩側。靈隱寺里有哪些值得特別關注的稀罕物件呢?首先,天王殿內正中的神龕里供奉著彌勒佛木雕像,而在他背后的神龕里則供奉著左手叉腰、右手撐著降魔杵的護法菩薩韋陀木雕像,這件韋陀木雕像是南宋初期的遺存,神態生動,雕工細致,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次,天王殿前東西兩側矗立著兩座石雕經幢,那是北宋中期靈隱寺住持延珊從被毀棄的吳越王家廟奉先寺挪移過來的,雖然有所殘損,但卻造型優美、氣韻生動;第三,大雄寶殿前東西兩側各有一座仿木結構的八面九層石塔,那是北宋初年吳越王讓永明延壽禪師建造的,雖然塔剎已經不在了,但卻仍然可以欣賞到它杰出的造型和雕工;第四是大雄寶殿內正中那座高19.69米的釋迦牟尼佛像,雖然不是古代遺存,但卻是用24塊香樟木拼雕而成的,1954年靈隱寺全面整修,把大雄寶殿改建成了鋼筋水泥結構建筑,通高33.6米,只比北京天安門城樓矮10公分;第五是大雄寶殿內后壁上有海島“五十三參”彩色泥塑群像,說的是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指教下“煙水南巡”,在游歷了110座城市、參拜了53位“善知識”(也就是各路正道名師)后終于證得佛果的故事,畫面上主要表現的是善財童子第27參、拜觀世音菩薩的情景,整件作品共有造像156尊,規模和氣勢堪稱不同凡響。第六是五百羅漢堂內中央有一座三重檐四方形的“四大名山銅殿”,那是2000年鑄成的,高12.62米,號稱“中華第一高”銅殿,四面分別供奉五臺山的文殊、峨眉山的普賢、普陀山的觀世音和九華山的地藏王四大菩薩。我們現在看到的五百羅漢堂是1998年重建的,號稱國內最大的羅漢堂,500尊羅漢像全部用青銅鑄造,平均每尊高1.7米、重1噸。然后,藥師殿是主供“東方三圣”的,“東方三圣”全稱“東方琉璃世界三圣”,也就是藥師佛及其左右日光和月光兩位脅侍菩薩,又叫“藥師三尊”;藥師殿東側的濟公殿相對寒酸,因為濟公雖然號稱“活佛”,但實際上卻只是一個羅漢,靈隱寺之所以會供奉濟公,是因為濟公最初就是在這里出家的;華嚴殿主供“華嚴三圣”,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及其左右文殊、普賢兩位脅侍菩薩。靈隱寺香火鼎盛,有很多游客朋友是特地到這里來燒香拜佛的,因為傳說在這里燒香拜佛很靈驗,求文殊菩薩保事業,求普賢菩薩保學業,求地藏王菩薩超度陰靈,求藥師佛守護健康。靈隱寺的觀音只是在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背后“普度眾生”,但永福寺卻主供觀音。永福寺的位置在靈隱寺西側大約500米的石筍峰下,開山祖師據說也是慧理。整個寺院現在主要有四個獨立院落,這就是普圓凈院、迦陵講院、資巖慧院、古香禪院,其中,普圓凈院的主殿就是觀音寶殿。韜光寺在靈隱寺西北側、北高峰南麓的巢枸塢內。之所以叫“韜光寺”,跟成語“韜光養晦”沒有關系,是因為它是中唐時期一位四川高僧建造的。詩魔白居易主政杭州時曾經跟這位韜光禪師過往甚密,早先寺院里還留著當年白居易跟韜光汲水烹茶時用過的“烹茗井”,位置據說在早先的觀海亭跟丹崖寶洞之間。韜光寺現在知名度最高的建筑觀海樓就矗立在觀海亭和“烹茗井”所在的平臺上,觀海亭在古代是公認的靈隱山上最適合觀日、觀海的地方,亭柱上的楹聯“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是初唐詩人宋之問的名句。從這兩句詩我們也可以明白,觀海亭和觀海樓的“觀!逼鋵嵵饕怯^海日的意思,在這里真正能夠看清楚的“!敝皇恰罢憬薄保ㄒ簿褪清X塘潮)。韜光寺的山門很不起眼,但里面卻真的是別有洞天,加上這里又特別適合觀日、觀海,所以在清代還以“韜光觀!钡拿x成為“西湖十八景”之一。好,靈隱景區我就為你提點這些了。//(2021年5月成稿,12月訂補)附注:該導游詞系為杭州雜貨電編纂之《西湖核心景點導游詞》第14篇。計2526字,大約是十二分半鐘的文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