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西湖白堤,許多游客竟脫掉了鞋襪,把腳伸進西湖湖水里,洗腳、泡腳或戲水,享受片刻清涼。泡腳的游客中,年輕人居多,而看到有人在泡腳,許多人便跟著學了起來,竟逐漸成了一道“風景線”。(中國新聞網)
7月3日,中國新聞網報道了一組圖片。下午,“西湖成‘洗腳池’”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熱議:把腳伸進水里,算文明親水還是算沒素質泡腳?要寬容還是要禁止?有網友發起投票,截止到3日晚21:30,49.5的人認為這是親近自然的表現,沒必要太責備;23的人認為無所謂,沒什么感覺;27.5的人認為這樣的畫面大煞風景,屬于不文明行為。
在濟南也一直有類似爭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水域是公共的,公眾最有評判權,本版特截取部分網友評論,以供思考。
贊
@楚國大夫:這叫“濯足”。古文云,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濯足喻義清除世塵以保高潔。
@張球球家有了綠毛的阿玖:西湖是活水,洗個腳污染不了環境,跟你在海邊趕海是一個道理。西湖周圍千百年來老百姓一直把它當成普通的水來用,現在造成的污染全都是因為周圍的工廠違規排放污水,排污水一天就比13億人洗腳的水臟。
@祁風華:人們坐在湖邊蕩著腳丫不應該是一副安逸自在,很美、很和諧的場景嗎?
@Shawn商恩:我個人的觀點是,洗洗腳應該不會對湖水造成污染,如果反對,拿數據說話。如果覺得洗腳很丑陋,那么又是另一回事兒了,我暫時沒這個感覺。否
@品蘭問茗-joe:這叫殺風景,唐·李商隱《雜纂》:“其一曰殺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上曬禈,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松下喝道!
@百里白_:重點不是泡腳吧,就算不泡腳,一堆人在馬路邊邊脫鞋,打光腳板也確實不怎么好看。游客們都是來享受美好的風景的,結果只看見你們一堆人在泡腳的風景……影響到別人旅游的心情嘛。
@和平使者07:這不是野湖,這是景觀湖。野湖你想怎么洗就怎么洗,西湖這么洗真是相當有礙觀瞻!在我看來就是素質低。時評司馬童
時下有些地方,老百姓懸賞萬金請環保官員“下河游泳”,也不見得有人被“激將成功”,原因何在,你我都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游客之足在西湖劃起的“快樂漣漪”,不啻為對西湖風景之美、環境之優、水質之好的無聲贊譽。將游客們情不自禁的西湖嬉水,馬上引向“國民素質”的宏大話題,算是發酵輿情的一種常見套路了。一味地希望把西湖當“樣品”似的摸不得和碰不得,豈非“人景分裂”?
事實上,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宣傳部負責人幾年前就介紹過,西湖有9個入水口,7個出水口,從錢塘江引水,每30天整個西湖的湖水都會換一遍,因此,游客們在湖邊的親水一樂,幾乎談不上會影響水質。而且,“西湖的水質好,大家都想親近,作為景區管理方,我們其實很欣慰!甭犃T此言,動輒把西湖比作“洗腳池”是不是也可變變觀念、改改成見了?
原標題:西湖成“洗腳池”,親近自然還是大煞風景?)《西湖成“洗腳池”,親近自然還是大煞風景?》相關相似參考資料:
西湖洗腳、西湖發生的 洗腳事件、洗腳池、衛生間洗腳池、泳池洗腳池、游泳池洗腳池、游泳池洗腳消毒池要求、賈靜雯荷花池洗腳、中國游客洗手池洗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