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以西湖為主題的繪畫放在面前,也許你看到的只是風景,可當300多幅從南宋到解放初期的杭州西湖繪畫作品串在一起,你就可以讀出西湖的千年演變。
近日,杭州市檔案局與杭州民間收藏家趙大川先生合作,廣泛收集散存社會的西湖繪畫作品,并將其中的精華編輯成《西湖風情畫》一書,正式出版發行。
不僅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就其紀實性而言,恐怕是杭州最美的檔案。
畫家筆下千年西湖
南宋時的西湖
距今800多年
西湖全景圖大部分從開闊的西湖東部切入,將北面的葛嶺、保俶塔,西部的南高峰、北高峰,南面的玉皇山、吳山及湖中小島一一繪入。粗看大同小異,細觀卻大相徑庭。因著時代的不同,不僅湖面大小變化頻仍,景觀也迥然有異。南宋李嵩的西湖圖目前收藏于上海博物館,仔細查看,你會發現,如今有名的景點“三潭印月”“阮公墩”那時候可都沒有呢,湖面上只有幾頁扁舟。
清乾隆時的西湖
距今250多年
1760年左右的西湖手繪全景圖清楚標明了“三潭印月”和“湖心平眺”,不過依然沒有阮公墩。那是因為40年后,清嘉慶五年(1800年),浙江巡撫阮元組織疏浚西湖,將淤泥堆積成一小島,才有了后來的“阮公墩”。從這幅畫中我們還能清晰地看到清波門、錢塘門以及綿延的城墻,還有當時的滿營(清代旗營)。
上世紀30年代的西湖
距今80多年
我們可以看到湖濱路上的人們或步行,或騎馬,或坐黃包車游覽西湖,時髦一點的則騎著自行車、乘小汽車。天上還飛著首屆西湖博覽會期間轟動一時的“金馬號”飛機,在北山街和孤山之間架有一座西湖博覽會木橋,湖中心的阮公墩附近還有一座西湖博覽會紀念塔……這些西湖上曾經的標志景點現在都已湮沒在歷史中。
絲織畫上的生活情趣
這本書里,還收藏了許多特別的西湖風景畫——那些繡在絲綢上的絕美景致。
趙大川告訴記者,這些絲織畫很多是杭州都錦生絲織廠監制的,畫中既有“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這樣的著名景點,也有富有生活情趣的西湖鵝趣圖。
1922年5月,都錦生在杭州茅家埠家中辦起絲織廠并生產絲織畫。1934年4月,都錦生創作了第一件彩色絲織畫作品。此后都錦生絲織廠開始大量生產彩色絲織畫。趙大川說,把杭州西湖風景的攝影作品呈現在絲織產品上的西湖絲織畫,是杭州文化藝術、傳統產業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的一朵奇葩。
月份牌上的萬種風情
《西湖風情畫》一書里,大量收錄了月份牌、張貼畫。20世紀二三十年代,掀起了旗袍時裝美女繪畫熱,開創了月份牌畫的鼎盛時代。一張張翻看過來,不管是發型、配飾、服飾穿著,老底子西湖邊,那些美女模特真是風情萬種。
比如上世紀30年代的這張三女夜游圖,西湖游船上三美女發型精致,還留著現在也流行的空氣劉海。
趙大川說,這些都是晚清民國時期被稱為“月份牌”的廣告畫,藉以西湖為背景、杭州美女為寫生對象宣傳推銷商品。每當年底歲末,各商家在畫面適當的位置標以商品、商號與商標,并配以中西對照的年歷或西式月歷贈送給顧客!斑@些廣告畫所表達的獨特社會風貌和別具韻味的藝術表現手法,給現代人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
《300幅畫中風情串起千年西湖》相關參考資料:
西湖風情文化、千年白蓮風情園、巫師3哪幅畫、會計刺客中的那幅畫、世界上最貴的十幅畫、愛情公寓里那幅畫、圖畫展覽會是哪10幅畫、長幅畫、世界最貴的十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