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4天的2016杭州云棲大會圓滿落下帷幕。
58個國家和地區的4萬多名開發者、400多家參展企業、全球超700萬人收看直播……這組數字令云棲大會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云計算峰會。
從7年前幾百人規模的草根聚會,到如今成為云計算行業的世界級盛會,云棲大會的成長,同樣見證著西湖區信息經濟的蓬勃發展。
近年來,西湖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在浙江、杭州調研視察時提出的“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的總要求,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總綱,堅持實干至上、行動至上,圍繞建設“兩富”、“兩美”浙江和杭州市
“共建共享歷史文化名城、創新活力之城和東方品質之城,努力建成美麗中國的樣本”的目標,搶抓互聯網發展新機遇,信息經濟不斷跑出加速度。
一連串數據彰顯出信息經濟發展的勃勃生機:今年上半年,全區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139.17億元,占當期GDP的34.3,占全市信息經濟總量的13。以阿里系為代表信息軟件類企業增長較快,支撐明顯。阿里云、支付寶(杭州)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2億元、6.2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2、80.8,尤其是浙江網商銀行,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2.77億元,去年同期僅10.5萬元。并且,規模以上云計算與大數據產業營收增長85.2、數字內容增長55.9、信息軟件增長37.3、物聯網增長94.6;全區實現限上主營業務收入達232.46億元,同比增長32.1。
在后G20峰會時代,西湖區積極構建“一廊一帶兩核兩圈十鎮多園”發展格局,培育形成以信息產業為主導,全國文創產業品牌區、全國旅游休閑示范區、樓宇經濟高端區、科技創新先導區、金融財富集聚區、都市農業精品區為補充的“1 6 N”現代產業體系,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增強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全面提升國際化水平,奮力建成“創新動力強勁、綜合實力領先、生態魅力彰顯、開放能力增強、社會活力迸發、國際影響力提升”的美麗幸福的首善之區。
狠抓項目,深挖發展潛力
不斷完善“1 6 N”現代產業體系
2014年,西湖區搶抓省市發展信息經濟的戰略機遇窗口期,提出了構建以信息經濟為引領的“1 6 N”現代產業體系。
“1 6 N”現代產業體系,是西湖區在長期實踐中探索形成的,符合西湖區域定位和發展導向,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這一體系是以信息經濟為引領和全國文創產業品牌區、全國旅游休閑示范區、樓宇經濟高端區、科技創新先導區、金融財富集聚區、都市農業精品區為重點的現代產業體系。
憑借著區位環境優、發展基礎好、增長勢頭快、人才支撐強、創新氛圍濃等優勢,西湖區在信息經濟迅速興起的浪潮中勇立潮頭,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阿里巴巴、百度、騰訊、英特爾等知名互聯網企業齊聚西湖,全區已集聚信息服務業企業5000家以上。2015年實現信息經濟增加值312.32億元,增長23.4,絕對值占GDP比重達35,位居全省90個縣市區第3位,增幅位居全市13個區、縣(市)前列。
特別是今年,該區狠抓項目招引和項目推進,重點聚焦“高精尖”項目,堅持以項目推進促產業升級,助推信息經濟高速增長。
在引進的項目方面,在原先已有的浙江網商銀行、蘑菇街、快迪科技、富士康創新牧場、數夢工場等基礎上,航天科技集團與省金控公司共同打造的商業遙感衛星運營平臺項目、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技術中心與力石科技合作打造的天宮系列衛星大數據產業化基地項目等紛紛落戶,助推了信息經濟的發展。
此外,全力聚焦重點項目建設,引領行業創業創新。
作為全國首批推進5G車聯網應用示范點之一,目前位于云棲小鎮的“5G車聯網”一期指揮中心已經建成,發布了全國首款互聯網汽車,并正式啟用杭州城市數據大腦運營中心。今后,“5G車聯網”項目,將融合“5G技術”和“千尋北斗”等多項技術,通過大數據來幫助城市思考,解決城市擁堵問題。同時,由浙江省財政廳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的“政采云”項目也在該區啟動,致力于打造全國最大政府采購云平臺的項目。
截至目前,全區“一號工程”項目庫總量達到102個,項目總投資額445.5億元,其中,總投資額在一億元以上的項目有23個,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有41個,今年計劃總投資額達63.3億元。
打造平臺,推動產業集聚
構建“一廊一帶兩核兩圈十鎮多園”格局
信息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厚植沃土。
在西湖區的版圖上,從東往西,從南到北,從繁華的市區到寧靜的深谷,處處都有著信息經濟的足跡,呈現百花齊放的格局。
云棲小鎮、龍塢茶鎮、藝創小鎮、西溪谷互聯網金融小鎮、云谷小鎮、紫金眾創小鎮、商貿小鎮、西溪國際影視小鎮、工創小鎮、基因健康小鎮……近年來,西湖區小鎮經濟異軍突起,相繼打造了10個特色小鎮,創業環境與產業生態不斷完善。
其中,本次云棲大會的主場地云棲小鎮去年被評為浙江省首批37個特色小鎮之一,今年5月,又被評為首批省級示范特色小鎮。目前,在這個規劃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引進涉云企業321家,產業覆蓋云計算、大數據、APP開發、游戲、互聯網金融等各個領域,已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云計算產業生態。
互聯網金融小鎮已引進落地阿里巴巴網商銀行、螞蟻金服、浙商創投等金融類總部項目;云谷小鎮里,阿里云計算首期產業園、云谷國際公學等大項目有序推進,“一縱三橫”路網加快建設,力爭通過5至7年時間,打造成為全國大數據技術發源地和國內大數據核心產業帶,打造大數據運用先行區。
繁華的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區以及杭州電子商務產業園等園區,重點建設電子商務園區產業發展平臺等,通過重點推進“名人、名企、名園”培育、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促進茶葉等農產品與電子商務等智慧產業融合,提升西湖區特色優勢產品知名度。
此外,西湖區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創業空間。
通過政策引導,建成了一批以企業為主體的新型孵化器。目前建成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5家(其中國家級6家),級別和數量均居全市第一;累計培育市級以上眾創空間12家,其中7家為國家級、數量居全省第一;設立面向在孵創業團隊的創投基金23個,基金總額為11.34億元;在孵創業團隊數206個,獲得創投基金的投資合計4.32億元。
西湖區以國際化的視野,高標準定位,全力構建“一廊一帶兩核兩圈十鎮多園”的發展格局,大力發展信息經濟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努力讓西湖的綜合實力更強、特色產業更優、發展質效更好。
立足人才,落實政策
為信息經濟注入“創新源”和“動力源”
人才是經濟發展最寶貴的資源,信息經濟的高速運轉尤其需要人才。
每年,西湖區都要排3-4次集中走訪服務企業活動,區領導帶頭到聯系企業調研走訪,為企業和人才排憂解難。不斷強化智力支撐,先后與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IBM等大專院校開展合作。
同時,建立了“以平臺聚人才、以人才引項目、以項目促發展”工作機制,以云棲小鎮為人才管理改革試驗點,首批引入饒毅的基礎醫學等4個人才項目,帶動了800余名高層次人才來云棲小鎮創業創新,為全區信息經濟發展注入了“創新源”和“動力源”。
西湖區還出臺了《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意見》,在激勵大學生、科技人員、海歸人才創業以及搭建創業創新平臺等方面扶持力度很大,是西湖的“黃金20條”。
截至目前,西湖區人才總量已達38萬人,其中兩院院士4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杰出人才128人,博士后935名,國家與省“千人計劃”人才、市“521”人才等各類頂尖人才及創業創新團隊115個,大學生創業企業1407家。
從這些亮眼的數據來看,人才集聚效應明顯,西湖區已成為人才安居樂業的熱土。
同樣,信息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
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西湖區委區政府先后制定出臺《西湖區關于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的實施意見》《西湖區信息經濟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與方向。
此外,還出臺《西湖區加快科技創新先導區發展扶持意見》《杭州云計算產業園政策扶持意見》《杭州云計算產業園扶持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為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
《西湖區信息經濟跑出加速度》相關參考資料:
南昌市西湖區經濟、跑出新區發展加速度、西湖區、西湖區 杭州、西湖區 交通、南昌西湖區、新疆 南昌 西湖區、南昌市西湖區、西湖區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