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為:2021-10-02
導語
通勤,是很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最關心的問題。地鐵房由于交通便利、設施完善而受到很多上班族、租房一族的青睞。但高婕說,對于通勤基本靠公共交通的人來說,寧可多出點房租,也盡量要把出租房與地鐵口的距離控制在1公里以內,最好是500米內,像我們現在1.6公里這個距離,真的太尷尬了”!
通勤,是很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最關心的問題。地鐵房由于交通便利、設施完善而受到很多上班族、租房一族的青睞。
什么是地鐵房?業內并無準確定義,但大家習慣把距離地鐵站方圓1000米內的小區,圈定為地鐵房。
初到一座城市,你更偏愛租怎樣的房子?是否首選地鐵房?會為縮短通勤時間買單嗎?記者陸丹
阿餅的租房故事:
整整兩年,我的上下班通勤時間是3-4個小時
“你能接受的上下班通勤時間是多久?”兩年前,阿餅剛從北京到杭州,接風宴上,朋友拋出這樣一個問題。
“3-4個小時!”阿餅快人快語,卻驚呆了同桌四位在杭工作的伙伴。
作為北漂一族,這是阿餅兩年來的真實寫照。而這么長的通勤時間,在杭州朋友眼中簡直無法想象。
“在北京,我和好朋友住在通州區,四室一廳,四人合租,一人一室!弊饨4500元,雜七雜八平攤下來,一人每月1200元左右。當時,在單位附近同樣的房子,要貴上兩三倍。對于剛入社會的職場新丁來說,阿餅這筆支出算是控制得很好了。
但低支出也有苦惱,“通州區沒地鐵,我單位在朝陽區。不過小區門口就是公交站臺,可以直接坐到離單位3公里左右的地方,然后換成公共自行車,花10-15分鐘騎到單位樓下!卑炚f,好在她從事銷售行業,不需要朝九晚五打卡,非早晚高峰時期,路上花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到達。但要是遇到堵車,就讓人郁悶到抓狂,來回三四個小時也屬正常。
“有一次臨時通知晚上在單位附近聚餐,我出門跳上公交車,結果在出租房到單位的一條高架上堵了不知道多久,都給我堵得要吐了!”阿餅記憶猶新,她先是著急到跺腳,不斷在群里回復同事們“在狂奔來的路上”“快了快了”“稍等一下啊”,同時不停地看手機上的導航,眼看著從堵到發紅,接著堵到發紫,“最后我心態崩了,因為發現無論我急或者不急,車子就是在原地龜速前進”。
最終,阿餅“壓軸”出場,遲到了一個多小時,等她趕到包廂,桌上都已經上最后一道水果了。
“不堵車的地鐵太重要了!”到了杭州,阿餅租房考慮的首要因素就是通勤。她吸取經驗,一鼓作氣,沿著市中心的地鐵站找房子。最終把家安在了莫干山路的沈塘橋地鐵站附近。
“從小區走出來離地鐵就200來米的樣子,幸福感提升了好幾個檔次,感覺過上了不同的人生!”阿餅鐘愛西湖,經常飯后沿著莫干山路一路向南,步行去西湖;有時候想約朋友們逛街,會拐個彎,往武林廣場方向,到杭州大廈、銀泰百貨逛逛,或是去嘉里中心聚餐。
“住在地鐵站附近簡直太方便了,晚上累了,就坐地鐵回來!眹L到甜頭,地鐵配套成了阿餅的買房必選。去年,阿餅如愿搖中了一套主城區的地鐵房!皩τ谖疫@個工作生活娛樂三點一線、又不喜歡開車的人來說,住在地鐵站旁邊就滿足了,也不需要擔心堵車!
如今,阿餅再也不用耗三四個小時在上下班的路上,每天來去地鐵,每次路上半小時內妥妥搞定。
阿餅心里還有小算盤:“按我的時薪來算,每天能多賺兩三百元!
90后程序員朱震的租房故事:
吃過沒地鐵的苦,熬過地鐵口的吵我算出了距離地鐵多遠的房子最合適
六年換三次房,最終買到了一套不折不扣的地鐵房,理科出身的90后程序員朱震的“買房記”,可以說是一部“從小白變專家”的勵志片。
六年前,朱震大學畢業,初出茅廬的他信心滿滿,開始尋覓自己在外租住的第一套房子!白约嘿嶅X了嘛,也不想再問家里拿錢,起步階段工資有限,想著便宜就好!庇谑撬饬颂孜骱䥇^的農居房,一室一廚一衛,一個月1500元。
雖然房子附近有社區型超市,但從自己租住的農居房走出來,七彎八繞的,走到最近的公交站臺要花上10多分鐘,最近的地鐵站,更是要走20多分鐘。
擺在面前的通勤問題很突出:想省錢,就要費時間;想省時間,就要多花錢打車。
后來朱震工作調動,搬了家。
這次租房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為了能多睡半小時,找了個地鐵口的房子,出門就是地鐵!贝_實方便了,可問題也緊隨而來。
“我神經衰弱,睡眠一直不太好,地鐵口的老房子,可能普通人沒啥感覺,但我卻能感覺到地鐵經過時輕微的震動聲,還有出入口人們的喧鬧聲,有時候晚上11點多還沒結束!边@對喜歡清靜的朱震來說,適應了好久都不太能接受。
2019年,朱震和相戀多年的女友結婚,考慮到未來寶寶的讀書問題,雙方父母一起湊了筆錢,在拱墅區買了套距離地鐵站400多米的學區房,兼顧孩子上學和夫妻倆通勤。
“地鐵房雖好,但不是越近越好,當然超過1000米,就是‘偽地鐵房’!敝煺鹂偨Y說。
距離地鐵多遠的房子最適合居?
這位理科男給我們分析:地鐵口的分布有一定規律,一般一個站點會配套4個出入口,位于道路兩側。距離地鐵口200-500米最合適,1000米以內也算靠譜。
關于地鐵房的通勤時間,他報出一串數據:等電梯平均2分鐘,走到小區門口3分鐘左右。再走500米左右到達地鐵口,約7分鐘。進地鐵站內安檢、檢票大約5分鐘,等地鐵3分鐘左右。從出門到上地鐵全部加起來,約20分鐘。最順利的時候,15分鐘不到就坐上了地鐵。
如果距離地鐵站1000米,所需時間要延長7分鐘左右,大概27分鐘,近半小時。
“可見,距離地鐵站超過1000米,在你出門到上地鐵車廂就要花半個小時甚至以上,這個時間成本比較高了!敝煺鹫J為,距離地鐵站200-500米的小區,既不會受到地鐵輕微震動以及人員密集嘈雜的影響,又能在10多分鐘里快速到達地鐵口,這樣的地鐵房是最優選。
高婕小兩口的租房故事:
1.6公里的尷尬
再過兩個月,高婕夫妻倆的房子就要交付了!凹磳㈤_啟我的地鐵通勤生活!备哝缄种讣拥亻_始倒計時。
高婕夫婦的新房在湘湖附近,從小區步行到地鐵湘湖站大約400多米!暗罔F房優勢很多,第一就是便捷!彼,當初搖號一手房,夫妻倆堅定不移,非地鐵房不搖。試過楊柳郡、梧桐郡、市心府,最后搖中了現在的愛巢。
“再也不用大晚上讓我老公開車到地鐵口接駁我了!备哝奸_玩笑說。
過去的一年乃至現在,她一直被這個尷尬的狀態困擾著。
高婕老公在濱江上班,目前,小兩口租住在浦沿過渡!爱敵鯇Φ罔F有概念,但沒有具體的距離概念,感覺1公里和2公里差別不大!比缃窕叵肫饋,高婕直搖頭。
去年11月,夫妻倆搬入浦沿的出租房,12月,地鐵6號線就開通了。距離高婕租住的小區最近的站點是誠業路站,大約有1.6公里,平時走走要20分鐘左右,最怕的是冬天和夏天!疤炖涞脑捖飞衔鞅憋L喝飽,大夏天走在路上感覺要被熱化!
要是遇上加班或者身體不適的日子,這1.6公里步行就成了高婕的負擔,高婕不會騎自行車,不坐地鐵就只能靠打車。從她上班的坤和中心到浦沿出租房,平峰時段網約車打完折30元以內,有時候貴起來四五十元都有過。一來一去,單天上下班打車費最高直接奔百,想想就肉痛。
有時候加班太晚,高婕就會焦慮,這1.6公里的夜路獨自走走也很糾結,一來是太晚,二來累死累活干到了這個點,坐完地鐵還要步行20多分鐘,想想好命苦。
為了避免太晚,有時候她只能撇下一起加班的兄弟姐妹先開溜,或者讓老公開車到地鐵口接駁。這半年來,夫妻倆達成了默契,一起加班一起回家,碰頭的“老地方”就是地鐵口。
高婕夫婦目前租住的房子5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4000元不到,“距離地鐵近的房子,價格肯定不同,這樣的租金或許只能租到一個30多平方米的房子。想租大一點的,起碼多花1000-1500元/月!钡哝颊f,對于通勤基本靠公共交通的人來說,寧可多出點房租,也盡量要把出租房與地鐵口的距離控制在1公里以內,最好是500米內,“像我們現在1.6公里這個距離,真的太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