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為:2020-08-24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南美白對蝦年產值近8億元,占全區水產養殖總產值7成。2018年蕭山白對蝦被列入浙江省鄉村振興氣象服務特色農業精細化氣象服務能力提升農產品。蕭山氣象局立足白對蝦養殖需求,不斷研發精細化服務產品,搭建為農服務平臺,促進服務產品智能化發展,助力精準化作業。
“專家聯盟”把好關鍵期“方向盤”
都說“養蝦難”,未雨綢繆很重要。蕭山今年前冬時期氣候異常偏暖,平均氣溫比常年高2.7℃,氣溫破歷史同期最高紀錄,有利于白對蝦提前放苗。蕭山局提前進行會商申請,與杭州市氣象信息中心、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水產站共同確定發布內容,2月20日發布首期南美白對蝦養殖專題(蝦苗放養)服務材料,特別增加中長期預報,利用白對蝦生育期指標進行天氣影響分析,助力企業蝦苗放養不誤時。據了解,今年與往年相比,放苗時間提前了20天。
蝦塘位于六工段的卜師傅提起今年的白對蝦氣象專題服務材料贊不絕口,他說;“今年放苗期我這個大棚什么時候開,什么時候關全跟著這個材料,我自己對比了隔壁大棚,我這個大棚足足溫度高了2℃,效果就和放了加溫器一樣!
據悉,針對白對蝦對天氣條件高敏感性特征,近年來杭州市氣象信息中心加大對我區農業氣象服務技術指導,蕭山局運用集約化工作機制,組建當地特色農業氣象專家聯盟,共同發布農業氣象專題服務產品,及時解答農戶提問,為農服務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梳理了白對蝦氣象生育指標、高影響天氣指標等,充分發揮各自所長,讓蕭山區氣象局的短期短臨預報、杭州市氣象信息中心中長期預報和蕭山區農業農村局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1 1 1>3”,破天氣密碼,抓關鍵農時,把好對蝦養殖的“方向盤”,讓農戶安心養蝦。
“暴雨保險”撐起梅汛期“安全傘”
今年蕭山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長達50天,入梅以來全區面雨量達681毫米,梅雨量異常偏多,暴雨過程頻發,給不少蝦農造成損失,方大伯的蝦塘就受損較重。受災后,心痛之余,方大伯第一時間就想今年新保的白對蝦“暴雨險”。像這樣的農戶今年蕭山還有40余戶,合計承包1400余畝蝦塘。
蕭山局積極推動白對蝦養殖暴雨保險工作,今年蕭山區農險辦與省漁業互助協會、太平洋保險杭州蕭山分公司合作推出南美白對蝦養殖互助保險,在保費上省市區三級政府給予極大的政策性補助,農戶最終只需承擔保費的20,僅梅汛期白對蝦養殖戶理賠達100余萬。該保險包括“爆發性疾病險”和“暴雨險”,其中“暴雨險”采用當地氣象部門提供的監測數據進行理賠,無需現場查勘定損,能夠迅速理賠,解決農戶的燃眉之急。
盡管今年梅汛期天公不作美,但有了“暴雨險”這把“安全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過去“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提高了蝦農應對災害風險的能力,給白對蝦增產增收裝上“穩定器”。
“智慧平臺”織好精細化“服務網”
近年來,蕭山區氣象局結合白對蝦養殖需求攀升和細化,在特色預報、立體監測、個性化服務產品上持續發力,助力白對蝦生產高質量發展。而“智慧平臺”——蕭山農業氣象網水產養殖頁面打造和落地就是蕭山精細化服務網最直觀的體現。
通過網頁、手機app和微信小程序,蕭山的蝦農就能夠隨時隨地更加直觀地看到觀測數據、水溫預報、魚蝦健康生長指數、魚蝦投喂指數、酸雨指數、智能化提醒等特色服務。結合實時數據反饋,為農戶養殖提供技術支撐,運用智慧“服務網”,為南美白對蝦的生產養殖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圖片來源于網絡蕭山區氣象局蔡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