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為:2020-07-21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協會“2020中國二手車大會”以《UP2020》為主題線上會議召開,通過虛擬會議室把空間拼接在一起,拉近了我們與190萬行業同仁共聚于屏幕前的距離。并有上百家二手車交易市場、經銷商集團、二手車經銷商、廠家二手車部門等紛紛組織線上分會場集體觀看本次會議。
與會期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發布了《2020年二手車經營企業營商環境調研報告》。此次報告數據統計是協會牽頭聯合平安租賃在二手車經營企業內發起的調研。報告從二手車經銷商、經營指標、二手車經營企業發展中遇到問題及建議主要的三個方面展開概述。
我們目前整個二手車經銷商板塊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根據統計范圍,這個范圍是大部分回答有效問卷覆蓋在一線、二線城市居多,占到66.8。當然從三線到五線城市都有分布,我們這個餅狀圖會說的比較清楚,在三線、四線、五線城市都有車商朋友給我們提供這樣的答卷。
這個圖大家可能看的不是很清楚,企業注冊年限,或者說是成立時間。這個非常有意思,我們看到十年以上的企業僅占到我們受訪企業的23,綠色的板塊,最大的是五年以內的,也就是說2015年以后成立的企業占到45,這說明我們二手車行業是在快速成長的,大量的經營主體在。我們再看左側柱形圖,這是我們把近幾年整個二手車市場的交易量情況,以及增長情況做了對比。
二手車行業是在快速成長的,大量的經營主體在10年以內。再看左側柱形圖,這是近幾年整個二手車市場的交易量情況,以及增長情況做了對比。
發現交易量增長從2011年到2019年,最高的增長年份出現在2012年,增長16。我們再看整個二手車經銷商板塊,我這邊做的是2011年到2019年將近十年,十年以上的企業僅剩23了。
再看整個經銷商板塊情況,二手車市場也處于一個初級階段,經營主體小、散的狀況應該說沒有太明顯的變化。首先看企業是什么企業,一個是單體的經銷商,也就是一個經營主體,或者說一個法人主體是開了一個公司,還有一部分是開了兩家以上的連鎖機構。
單體的經銷商占到88,有兩家以上連鎖店的占12。雖然說多店經營的企業占比并不是很多,但是看到跟2015年的時候調研結果相比提高了十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這五年期間原來的經銷商在不斷的發展壯。占到58,這跟幾年前相比量也在逐漸的縮小,有在場外經營的,有在交易市場內經營的,所有的企業有55是在交易市場內開展經營的。在目前階段二手車交易市場仍然是目前整個二手車交易板塊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式。
從經營規模上來說,車位少于十個的企業占34,十到五十個占53,這是從整個營業面積。從員工數量上來說,三名以下的員工,三名以下的員工占到51,超過一半的是人數在三人以下。
再看庫存的情況,從庫存規模這個維度上來介紹,月度庫存在30輛以下的企業占到83,里面我們又分了兩個維度,一個是10輛以下的占40,10-30輛的占43。也就是說平均來說每一個單體的店經營規模都不是很大。
大家看右側這個表,紅線是在中端車以上的平均規模都是30-50輛,10萬以下普通的車集中在10-30輛,這個集中度比較高。從我們調查情況來看,受調查的對象里面,大部分是集中在中端車,而且規模是在30-50輛的庫存規模。
大家看這個餅狀圖,解釋糾紛的原因,提供檢測報告跟不提供檢測報告區別。去年的時候提供檢測報告第三方檢測的服務機構達到了39,五年前使用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只有14.5,應該說有大幅度提升,也說明隨著車商本身自我意識的提升,以及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意識的提升,大家自覺的在開始使用第三方鑒定評估機構,給我們提供質量的保證。
再看一下盈利狀況,大家都非常關心。去年到底盈利水平怎么樣?我想肯定比新車要好,從我們的調查結果來看,超過70的企業盈利,大概72的企業表示他是盈利的。
有20的企業是基本持平的,盈利水平在5上下的水平。表示虧損的僅占了8。再看跟2018年相比,這個變化很大,2018年我們全行業平均的盈利只有40,虧損的超過20,說明整個行業在不斷成長,經營中不斷適應新的經營形式。
再看售后,我們看到有一些企業開始注重二手車的售后,車商朋友交流說過去年一年經營情況并不是很好,但是售后非常好,因為通過售后沖抵了由于市場疲軟造成的損失,整個企業是盈利的。
售后情況,去年仍然有65.6的企業表示沒有售后,就是僅僅是買車整備一下再賣出去,僅僅是做了一個簡單的買賣動作。車賣出去以后沒有跟蹤,沒有售后服務。
制約車商業務的因素最集中的一個是限遷,但是還有三個區域,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仍然是限國六,這部分區域的經銷商可能受到的影響會比較大,因為從外地進入的車源會受影響。
第二是二手車過戶登記,過戶登記很繁瑣,如何在二手車過戶登記上更加的便捷,協會也在積極的推進二手車商品登記的改革,也向公安部遞交了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