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買賣即將在明年初開始征收20個人所得稅的消息傳出后,投資客放量,有換房意向的客戶也加快了步子,整個二手房市場供應量大增,然由于配套的實施細則未見眉目,市場開始流行起“補充合同”。
張先生是其中一位買主,他看中一套紫桂花園140平方米的二手房,與賣方商談后以7400元/平方米的價格成交,在簽合同時,中介公司建議雙方再簽一個“補充合同”,合同上面注明,萬一由于新政策原因,發生新的稅費,由買賣雙方共同承擔,張先生了解了一下,這套房子當時買方以5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買進,按增值部分個人所得稅20計算,要產生67200元的稅費,張先生需要承擔33600元,相當于每個平方米漲了240元。
據了解,像公眾房網,這幾天平均每天新增掛牌房源25套左右,金豐易居、商務興、我愛我家、浙江中原等公司的掛牌量和成交量也都有明顯增加,供求比接近平衡狀態,基本達到1∶1或1∶1.1的樣子。由于辦證、納稅、過戶需要一定的時間,很多合同無法保證在12月31日前辦完一切手續,在20的細則未出的情況下,中介公司和買賣雙方只能簽一個大致的“補充合同”,先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金豐易居從11月份開始就建議客戶簽補充合同,12月份開始則要求所有客戶必須簽這一合同。合同注明,如果在辦理過程中,由于新政策原因發生新的稅費,買賣雙方可選擇由賣方、買方一方或買賣雙方共同來承擔,也可以選擇取消買賣。從目前客戶的選擇看,同意由賣方交、買方交或買賣雙方共同承擔的,各占10,有70的客戶選擇到時候取消合同,“返還原狀”。
公眾房網則直接在代理合同上加了一條,注明在辦證過程中如遇新政正式實施,產生新的稅費,有約定的從約定,未約定的按正常操作,該誰承擔就由誰承擔。從目前客戶的選擇看,基本選擇按正常操作,即由賣方承擔,但從公司的掛牌記錄來看,掛牌量大,而掛牌價不低,說明其實已有蠻多客戶考慮到稅費問題,通過適當提高房價,把部分稅費轉嫁到買方頭上去。
商務興雖然沒有明確的補充合同,但經紀人對買賣雙方都作了提醒,一般趕得及在12月底前辦出手續的客戶抓緊辦理,趕不及的客戶經紀人建議雙方自己簽一個協議,確定新增稅費由誰來交,從目前的協議看,確定由買方來承擔稅費的較多。
20增值稅細則究竟何時出?記者也向市財政局農稅征收管理局作了咨詢,謝永局長答復說地稅部門正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細則,預計要到12月中旬左右政策才有眉目。一些業內人士建議,在細則出臺前,那些無法確定自己要交多少稅費,也無法與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的客戶,與其選擇到時候取消合同,不如索性等到細則出臺后再交易不遲,因為買賣過程中,要涉及各種交易費用,辦理到一半再取消合同,對雙方來講都是一種損失。